


鋼板按厚度分為極薄帶、薄板、中板、厚板和特厚板五大類。我國將厚度在0.2mm以下的鋼板稱為極薄帶,厚度為0.2-3mm的鋼板稱為薄板,厚度為3-20mm的鋼板稱為中板,厚度為20-60mm的鋼板稱為厚板,厚度在60mm以上的鋼板稱為特厚板。廣泛用來制造各種容器、爐殼、爐板、橋梁及汽車靜鋼鋼板、低合金鋼鋼板、橋梁用鋼板、造般鋼板、鍋爐鋼板、壓力容器鋼板、花紋鋼板、汽車大梁鋼板。拖拉機某些零件及焊接構件。橋梁用鋼板:用于大型鐵路橋梁。要求承受動載荷、沖擊、震動、耐蝕等。
造船鋼板:用于制造海洋及內(nèi)河船舶船體。要求強度高、塑性、韌性、冷彎性能、焊接性能、耐蝕性能都好。
鍋爐鋼板(鍋爐板):用于制造各種鍋爐及重要附件,由于鍋爐鋼板處于中溫(350°C以下)高壓狀態(tài)下工作,除承受較高壓力外,還受到?jīng)_擊,疲勞載荷及水和氣腐蝕,要求保證一定強度,還要有良好的焊接及冷彎性能。
大量的試驗表明:厚壁不銹鋼板在形變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錯層、形變孿晶、應變誘發(fā)馬氏體,并在晶界與退火孿晶附近形成位錯塞積和位錯胞狀組織。這些形變組織結構對加工硬化均有貢獻。進行固溶處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材料的內(nèi)應力并降低硬度,提高厚壁不銹鋼板的可成形性。而處理后硬度值過高說明軟化效果差,殘余應力沒有充分釋放,因為殘余應力引起的晶格畸變也會使硬度值改變。正是由于殘余應力的存在,導致在厚壁不銹鋼板擴口時容易在應力集中的地方產(chǎn)生裂紋,從而影響擴口性能。由于晶界和晶界兩側晶粒的位向差,增加了晶體中位錯滑移的阻力,因此晶界的主要作用是阻礙位錯運動。晶粒越細,晶界越多,阻礙位錯滑移的作用就越大,厚壁不銹鋼板屈服強度就越高,形成了晶界強化,從而產(chǎn)生加工硬化;因此晶粒越小,在擴口時越容易產(chǎn)生加工硬化。刀具的刃口圓角和后刀面的磨損對厚壁不銹鋼板表面層的冷作硬化有很大影響,刃口圓角和后刀面的磨損量越大,冷作硬化層的硬度和深度也越大。
Q345中厚板,又稱中厚錳板即是低合金高強度鋼板、即Q345鋼板(舊稱16mn)
材質(zhì):Q345錳板
Q345中厚板化學參數(shù):Q345: 0.12 ≤ C ≤ 0.20 ; 0.20 ≤ Si ≤ 0.55 ; 0.20 ≤ Mn ≤ 0.60; S ≤ 0.045 ; P ≤ 0.045
Q345中厚板厚度:4mm-25mm
低合金板是個統(tǒng)稱,指的是合金含量低于3.5%鋼板的統(tǒng)稱。一般市場上說的是低合金板就是Q345B板。合金鋼分為低合金鋼、中合金鋼和高合金鋼,顧名思義,以含有合金元素的總量來加以區(qū)分,總量低于3.5%稱為低合金鋼,5~10%為中合金鋼,大于10%為高合金鋼。在國內(nèi)習慣上又將特殊質(zhì)量的碳素鋼和合金鋼稱為特殊鋼,全國31家特鋼企業(yè)專門生產(chǎn)這類鋼,如優(yōu)質(zhì)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碳素彈簧鋼、合金彈簧鋼、軸承鋼、不銹鋼、耐熱鋼、電工鋼,還包括高溫合金、耐蝕合金和精密合金等等。
合金鋼鋼板的主要合金元素有硅、錳、鉻、鎳、鉬、鎢、釩、鈦、鈮、鋯、鈷、鋁、銅、硼、稀土等。其中釩、鈦、鈮、鋯等在鋼中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只要有足夠的碳,在適當條件下,就能形成各自的碳化物,當缺碳或在高溫條件下,則以原子狀態(tài)進入固溶體中;錳、鉻、鎢、鉬為碳化物形成元素,其中一部分以原子狀態(tài)進入固溶體中,另一部分形成置換式合金滲碳體;鋁、銅、鎳、鈷、硅等是不形成碳化物元素,一般以原子狀態(tài)存在于固溶體中。
合金鋼種類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為低合金鋼(含量<5%),中合金鋼(含量5%~10%),高合金鋼(含量>10%);按質(zhì)量分為優(yōu)質(zhì)合金鋼、特質(zhì)合金鋼;按特性和用途又分為合金結構鋼、不銹鋼、耐酸鋼、耐磨鋼、耐熱鋼、合金工具鋼、滾動軸承鋼、合金彈簧鋼和特殊性能鋼(如軟磁鋼、永磁鋼、無磁鋼)等。
在鋼中加入合金元素后,鋼的基本組元鐵和碳與加入的合金元素會發(fā)生交互作用。鋼的合金化目的是希望利用合金元素與鐵、碳的相互作用和對鐵碳相圖及對鋼的熱處理的影響來改善鋼的組織和性能。 合金元素加入鋼中后,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鋼中。即:與鐵形成固溶體;與碳形成碳化物;在高合金鋼中還可能形成金屬間化合物。